喜报:祝贺庄璐瑶同学荣获第十二届鲁青赛江苏赛区特等奖
2021年7月中旬,第十二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少年写作大赛江苏赛区现场总决赛和颁奖典礼在苏州昆山举行。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原高一(1)班庄璐瑶同学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凭借自身实力荣获江苏赛区特等奖;李喜悦、张清舞、薛瑾彦同学荣获二等奖;宗小雅同学荣获三等奖,吴佳怡、徐玲琅同学荣获优秀奖!在此,向获奖同学及辅导老师表示祝贺!
据悉,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由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于2004年倡议发起,以“尊重母语、学习语文、独立思考、培养韧性”为宗旨。该奖项是代表着全国青少年原创文学内容的高水平奖项,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以鲁迅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中国文化公益赛事。
本次比赛设“身居小巷无异客”、“千年流水我的家”、“红枫漫舞古桥边”、“青石板上有童年”四个选题,现场自由作文,共颁发特等奖1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7名、三等奖30名及优秀奖60名。
热爱那些被时间记住的文字
——记第十二届鲁青赛
原高一(1)班 庄璐瑶
我很荣幸在此次比赛中获得特等奖。
刚到承办比赛的学校,发现这里明亮爽朗,第一天聆听了两位文学大前辈的讲座,听了听他们在写作路上的故事,感受到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热爱,和给予我们年青人的力量,很是有感触。并且我记下了一位大前辈说的,要多多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可以称为灵感之源,并且在文章中呈现出来时,也更能打动读者。
在比赛场中,刚拿到题目,是多个题目选其一,我心态放的很平,也没有紧张,放松下来思考,想到前辈说的话,想到生活中的人,选定题目,想好大概的框架与构思,便开始写文章。我文章中的人物在我生活中确实有相似的原型,我再通过文字的加工,使人物形象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更鲜明一些,但因为比赛作文的考虑,我文章中三个家庭的故事不能写的太具体,所以我要用直接简练的语言描述人物关系,还要把人物放在主题要求的背景中,并且要将重要的题目要求的物像突出,并描写为文章必不可少的才行。
获得特等奖其实对我来说是意料之外的,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文章都有付出,而得奖、得到什么样的奖,只是这一次你的发挥和对主题切入角度的选择的区别。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文字创作和对文学的热爱,写出自己的思想和心中的情感便是成功。
我喜欢鲁迅笔下人血馒头的犀利,我喜欢路遥笔下平凡世界里现实照影的爱情,我喜欢熊培云和刘瑜的思想,我喜欢博尔赫斯的诗集。不仅如此,电影与剧集,音乐与杂志,时文与评论,都是我喜欢与关注的。文学本就是一个包容度极高的概念,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将诗歌谱写上曲调,将生活平凡化为文字,用文字揭露社会现实,将我的观点撰写成文,用我的文章感染他人。所以,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经典名著,有时候应抱着“存在即合理”的态度来发现其存在的价值。
“爱”,在我看来,是文学永恒的话题。或是纯粹的相爱,或是亲人间的疼爱,或是对生活的热爱,或是对故乡的依恋,当我们将“爱”说到嘴边,那应该是我们的真情流露。李商隐叹锦瑟年华、唱无题之爱,《红楼梦》用悲剧爱情反应家族衰亡、影射社会阴暗,针砭时弊,王鼎钧将中国地图挂于墙上,说:“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无可反驳,文字作为文学的基本载体,而文学作为我们情感的载体,即使没有音乐的加工,即使没有图画的帮助,它一样直指人心的打动你。我想,这是我爱它的原因。
对于这次比赛的创作,我没有很刻意的像考场上一样想着要句子多么的整齐优美,只是尽量的在渲染氛围的时候让语言更加柔软细腻一些,而我对故事中人物的描写是很直白清晰的。这样的创作,没有了考场上的“镣铐”,可以尽情的舞蹈,用真诚的情感叙说自己的故事,想着会有人懂,懂故事里自己“放的这么明显”的情感。
毕淑敏曾说:“每一朵雪花都像一枚文字,从天空的心脏飞离,盖在地上,铺成了冬天写下的文章。”冬日,看银装素裹,看天地茫茫,远方的雪便是脚边的白,雪花飘落,带来了冬日的格局。
附:高中组获奖名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