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校园动态> 详细内容

校园动态

我眼中的吴中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03 16:20:0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0届木中毕业生   郭晨斐 

岁月如歌,白驹过隙。吴中区迈入了朝气蓬勃的弱冠之年。我生于吴中,亦长于吴中。二十年的岁月,我亲眼见证了吴中的发展变化。运河边杂草丛生的荒地,现已建成了供人休憩娱乐景观步道;街边脏乱的小店、破旧的水泥房屋,已经拆迁并修建了商业街或是生活购物中心;地铁、有轨电车相继开通,公共交通工具不再只有公交这一种。

记得以前放学后,父母没空接送,只得坐公交。印象里的公交车总是有些老,有些旧,褪了色的车身带着点斑驳的岁月痕迹。车厢里,水蓝色的塑料靠背椅,四角黄浊的窗玻璃;地上,果皮灰尘不经意地散在角落。坐在后排的几个座位,脑袋后是轰隆轰隆的发动机响声。一路颠簸着到夜色渐深,车里亮起两排灰白的灯,也晃荡着仿佛随时要灭似的。

升入高中我能坐上地铁回家了。干净敞亮的室内候车台,刮风时不用瑟瑟缩缩,炎炎烈日时也不用躲在墙角乘荫凉;上个厕所的功夫就等来了一班车,再也用不着干站上十几二十分钟,不用望眼欲穿才看到一辆颠簸的车。

从长桥下来过东吴塔那一段,不知何时起一直在修路,绿白相间的钢板围起来,用栅栏隔出窄道供来往的车辆通行。为此那里总是堵,车子开过坑洼不平的路,车身扭着,前面不时横穿过几部电瓶车,响起的喇叭声都带着一肚子的怨气与烦躁。小学毕业后我便很少经过那儿了,上高中时父母跟我说起吴中区新开的图书馆就在那里。

我满怀着好奇乘了车去,先是惊讶于其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还有新修好的公交站台,在我之前的印象里它还只是个在花坛里杵着的简易站牌。原来马路边空关的小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华书店、肯德基等那些安上了漂亮的商户。

去图书馆的路上,有人造的水幕景观,浅浅的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折射出七彩的光,水下是黑色的鹅卵石,旁边铺着的是黑亮的大理石砖。走过小路,进了图书馆。有在书架前徘徊的,有坐在方凳上读书的。轻轻的脚步声,书页翻过的沙沙声,阳光从天井里落下,照亮走廊边奶白色的沙发,橡木色的茶几,和所夹空间里飘忽的细小尘埃。记得那天我揣着五本借来的书,迈着大步几乎是跳着走出大门的,心里是一种奇异的喜悦与感动。

变化不止这一处。最早的石湖那块地,幼时我只记得从高架上可以看见棕黑的泥土、黄色的灰尘和各式的挖掘机;长桥和新家桥之间夹着一座落魄的桥,小时候我会远远地看着它那摇摇欲坠的样子,架在了广阔的运河上。

二十年,吴中有了新的石湖公园,有了气派的景区大门,有了“春湖柳色黄”的美好景致;那座骨瘦嶙峋的桥,重新用钢材重新修造,闪亮的像一道飞虹直跨河两岸……

二十年来,吴中风雨探索共渡雄关漫道,砥砺前行铸就煌煌伟业。二十年,是吴中的辛苦建设,亦是吴中的发展进步;是一个阶段的完美句号,又是另一征程的崭新起点。建设的道路,免不了施工与堵车,免不了泥泞的道路与飞扬的尘土,但是时间最终拂去了灰尘,擦拭出了一片美好与光明。更愿明日荣光相与共,天高云淡尽欢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