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内公开课学习:吴鸿皓——Cultural Differences
2020年12月23日下午第二节课吴鸿皓老师在高二(1)班上了一节组内公开课,上课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M6U3 Reading:Cultural differences.全体英语组教师前去听课,互相学习。
吴鸿皓老师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是带领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文化背后的象征意义,其次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吴老师循循善诱,步步环环相扣,善用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课前导入和结尾部分以视频呈现的形式,内容上首尾呼应,整节课相当充实完善,又发人深思。
课后,英语教研组集体进行评课活动,分别由高一刘广艳老师和高三陶治国老师进行点评。
1. 吴老师用一个TED演讲视频导入,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中国和中国人在别人眼中的误解和事实情况,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文化的差异。吴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阅读语篇,梳理文章结构,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并对比中国的传统婚礼仪式的文化习俗,善用图片展示这些文化背后的象征意义。同时,带领大家了解手势在不同国家的含义和其他文化习俗,以及对比中国与外国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本节课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当文化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处理。最后,以设空的形式任务让学生思考面对文化冲突时的解决办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和态度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英语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2. 吴老师在处理教材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方面处理巧妙,但呈现形式还需多样化,引导学生多产出。吴老师的课堂教学逻辑清晰、层次清楚、设计思路巧妙,但课堂结束时应回归本节课的主题: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学生的拘谨和学生的互动性不够,课堂上还存在一些小遗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