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师生天地>教师工作> 详细内容

教师工作

心中要有一座山 ——祝贺潘振嵘老师获评东吴教育领军人才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1 20:41:5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潘振嵘老师获评2019年度东吴教育领军人才,在此表示热烈祝贺!

 潘振嵘老师199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数学系,同年到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任教。2002年8月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近三十年耕耘在木渎中学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他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懈追求,教育教学绩效突出。师德高尚,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现任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教科室主任,校党总支委员,校党总支理科支部书记,校工会委员。

一、真爱育人,教海无涯

 爱学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因为对学生深深的爱与责任,才有潘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为着木渎中学这一块土地的肥沃,他无私奉献,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在教育教学中他始终能以自己的师德修养感召学生,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以细致入微的关怀感动学生,以情理交融的教育感化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注重身教重于言教,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化学生。他充分理解不同个性品质的学生,理解学生性格中的弱点,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他人,努力营造“团结、民主、友爱、进取”的班级氛围。所带的班级曾被评为苏州市先进学生集体,多次被评为校文明班级,所教的学生有多人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并有多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潘老师2015年被吴中区教育局评为高考绩效考核优秀班主任,同年获苏州海外联谊会周氏德育奖励金。

二、专业追求,天道酬勤

 作家刘墉曾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它可以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见自己的希望。”潘老师的心里也有一座山——当一名学生喜爱的好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1、孜孜不倦,虚心学习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始终以谦逊的姿态、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实践学,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习惯。正是这种精神使潘老师汲取到丰富的养料。潘老师先后参加了各种学科教学比赛,曾获苏州市高中数学评优课一等奖,苏州市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苏州市中小学教师命题大赛数学学科一等奖,吴中区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吴中区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吴中区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

2、兢兢业业,勤于实践

 课堂教学中,潘振嵘老师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贴近学生的多角度、全方位的数学思维培养,给学生以智慧。多次为市、区同行们开课,并获得广泛好评。曾担任过9届高三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有多人在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中获全国一、二等奖。所带班级2012届高三11班凌晨同学以406分列吴中区理科第1名;2015届高三10班高旻萱同学以409分列江苏省前60名,并被清华大学录取;2018届高三10班沈洪伟同学名列吴中区理科第2名。作为年级部主任,能认真履行职责,开拓创新,2018届高三年级本二率为99.2%,本一率达72.2%,均创近几年学校新高。因高考成绩突出,他也被评为2015届高考绩效考核优秀班主任,2014-2015年度高三教学绩效考核优秀教师,2015年高考清华学子培育奖,2015年高考400分以上特高分学生培育奖。

3、科研促教,勇于探索

“快乐教书,善于总结,勤于笔耕。”这是潘老师作为一个教师的教育追求。作为苏州市中青年教师中学数学研究中心成员,苏州市高中数学研究中心组成员,积极参加苏州市、吴中区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编写复习专题和综合试卷,为苏州市、为吴中区高中数学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苏州市新课程讲师团成员,还分别为苏州市高二数学教师和吴中区高二数学教师作了新课程培训。

 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他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以教导研,做到教研相长。平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及经验总结,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生数学学习素质评价研究》于2018年12月顺利结题。近年来在《数学通报》、《数学通讯》、《中小学教材教学》、《数学教学》等二十余家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5篇。

 天道酬勤,凭着努力与执着他登上了事业的一个又一个台阶,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学校德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吴中区知名教师,吴中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吴中区普通中学数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吴中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吴中区教学绩效考核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三、学科引领,有容乃大

 作家克雷洛夫说:“一燕不能成春。”我利用自身的学科发展优势,积极带领我校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把教科研活动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强化教师的教研行为,促进组内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并和校内8位青年教师签订师徒协议,其中3人次被评为吴中区数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被评为吴中区骨干教师,他们多次在市、区评优课、基本功比赛、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受东山中学的邀请,潘老师和王龙华老师结为师徒。他总是悉心指导并倾囊相授,王龙华老师现已被评为吴中区数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潘振嵘老师对学生阳光般温暖;对学习如饥似渴;用真情感人,用真爱育人,用真知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